|
|
|
从山旮旯走出来的布依族上校 |
作者:admin 日期:2017/9/11 17:34:06 文章来源:中华布依网 |
从山旮旯走出的布依族上校
黄礼波
李兴排是一位从山旮旯走出来的布依族军官,在军营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上校。 1948年12月出生在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鲁布革村一个布依族农户家里,父亲李逢春虽然在家务农,但从小就对李兴排进行严格的教育,常用布依族的家训教导他:作为家里的长子,应为弟弟们做榜样,要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,使他从小就热爱劳动,这为他今后吃苦耐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在学习和劳动之余的李兴排,也经常幻想外面的世界。
1964年7月从罗平一中初中毕业后,曾在家里放牛,后参加钟山粮管所秋粮助征工作。同年12月,征兵工作开始,怀着“当兵光荣,能扛枪打仗,穿着军装威风,可以到大城市看看” 的憧憬,李兴排毅然报名参军。16岁的他报名时出尽了洋相,征兵的人问他:“出生年月”?为达到法定入伍的十八岁,故答:“四六年”。又问“你姐姐哪年生的?”亦答“四六年”,武装部的人大笑:“怎么和你姐姐一样大啊”?顿时窘得满脸通红,无以言对。带兵的廖排长见状忙解围道:“那就填四七年的吧,比你姐小一岁,”因此,在入伍表格的档案里,出生年月一栏现在都是一九四七年。当年在钟山这个贫困偏僻的山区里,当时六十多个入伍新兵中,只有四人上过初中,且大多没有毕业。所以带兵的刘连长和廖排长硬是点名要了这个身高不到1.58米,体重只有45公斤,两项都不达标但文化程度有点“高”的布依族小伙,就这样,李兴排开始了他的军旅行程。来到部队,正值军队的大练兵运动和掀起学“毛选”、学雷锋的热潮。这个能吃苦耐劳,经常满头大汗却时时在红扑扑的小脸蛋上露出稚气微笑的小个子兵,练兵场上不示弱,学习毛选能背诵,广播站里有文章,好人好事经常有,队前队后受表扬,带兵干部和老兵们都很喜欢这个小烈兵。
1965年3月,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一结束,李兴排被抽调到分区卫生员集训队学习医疗卫生技术十个月,他因此由普通义务兵服役三年改成技术兵种服役四年,从此成为军队医疗技术服务行列中的一分子。在义务兵服役的五年里(超期服役一年),无论是在连队当卫生员还是为首长当了一年多的警卫员,李兴排的表现都比较突出,入伍第一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,196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连续五年被评为“五好战士”。 1970年1月,云南通海发生强烈大地震,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。李兴排同志奉命参加了抗震救灾医疗队,连夜随队风驰电掣般地奔赴灾区,抢救伤员,处理遗体,清理废墟,重建家园。在为期半年的抗震救灾战斗中,他不怕苦和累,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,有困难灾民的地方、有伤病员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。有一天夜里,为抢救战友,他献出了200毫升鲜血后,仍扛着沉重的木料步行回驻地,为灾区重建家园继续奋战。在救灾现场,李兴排不顾个人安危抢救伤病员,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中,由于成绩突出,他被昆明军区和思茅分区分别记三等功各一次。并分别出席了十四军思茅军分区和昆明军区“学习毛著积极分子功臣模范代表大会”,这在当时是一个很高的荣誉。同年,被提拔为助理军医,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军官,从此,军医便成了他一生的职业。
李兴排当上了军医后,部队派他到昆明军区医训队学习,并取得医学中等专业文凭,之后又就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,取得大学专科医学文凭。他由一名普通的助理军医成长为主治军医,曾担任医疗所长等职。经过三十几年的磨练与临床实践,医疗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。他对技术精益求精、对工作一丝不苟、对患者满腔热忱、全心全意为军民服务的精神,受到驻地官兵和百姓的表扬和好评,成为驻地受欢迎、有影响、有名气的好医生。在部队的三十几年里,他参加过大大小小抗震救灾、抗洪抢险、扑灭森林火灾等战斗十余次,多次立功受奖。 1979年元旦节前后,广播电视宣传及各种战备动员大会的召开,部队处在一级战备状态,战争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军营,军人们整装待发,家属们担惊受怕,议论纷纷,都千方百计的改善生活,好送亲人上前线。部队终于一声令下,李兴排和战友们一起奔赴前线,他告别了为自己担忧的老母亲黄立珍,爱妻周惠琼和刚刚满月襁褓中的女儿李怡莹,越过国界,开赴前线,参加了自卫还击作战,真正经受战争的洗礼和考验。虽身在师级救护所,但仍出国驻防靠前抢救伤员,前方后方的距离不足五公里,枪炮声不绝于耳。虽有强大足够的兵力保护着师部指挥所和救护所,但战争的危险无时不在威胁着每个参战人员的安全。战斗一打响,一批接着一批的担架抬着轻重不等的伤员来到救护所,全体医护人员不分昼夜,有条不紊地对伤员进行救治,轻伤员治愈后立即重返战场,重伤员经过救治后,安全后送回国继续治疗。救护所还有另一项重要任务,是配合政治部相关部门对烈士遗体进行清洗和整容,尽量使烈士们恢复原貌,不少十八九岁的热血青年为国捐躯,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。在这次战斗中李兴排同志也负了伤,后被成都军区评定为二等乙级因战致残的革命伤残军人,受到国家永久性抚恤。战争结束奉命回国的李兴排,在凯旋门前那人山人海的欢迎队伍里,他一眼就看见了人海中翘首企盼的老母和妻儿,她们也发现了全副武装,精神焕发,昂首挺胸,阔步行进在军列里的亲人,她们那时刻悬着的心,像块石头顿时落了地。回到军营,一家四口经历了生离死别后的重逢,紧紧相拥在一起,流下了幸福的热泪。
1983年,35岁的李兴排被任命为思茅军分区卫生科科长,走向团职卫生行政领导岗位。同年,到北京解放军后勤学院学习,专攻卫生勤务与管理,毕业后获大学本科文凭,通过学习,他的卫勤管理与领导艺术的理论水平更上一层楼,在这个岗位上,一干就是十多年。在领导岗位的十余年里,他走遍了防区中的中越、中老、中缅边界上的所有边防连队和哨卡,为边防团、营、连、哨所的卫生医疗防治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,为边防部队现代化、正规化的卫生建设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,做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,多次受到军委总部、成都军区、云南省军区的表彰。他所在的军分区被军委三总部授予“园林式卫生营院”、被成都军区授予“花园式卫生营院”、云南省军区授予“正规化卫生先进单位”。
1988年9月1日恢复军衔时,李兴排同志被时任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,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校军衔。这位扛过枪、站过岗、打过仗、立过功、负过伤的布依族正团职上校军官,如今已年过花甲,两鬓斑白,成为昆明市军休管理中心的一名军队退休干部,为他几十年的戎马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。
作者单位:罗平县鲁布革库区开发公司(三峡风景区)
《中华布依网》官网二微码,长按识别,可随时浏览网站全部内容
《中华布依网》官网投稿和联系方式: 邮箱:728814981@qq.com QQ 728814981
(《中华布依网》编辑部)
|